一、活動名稱:
非模式性團體工作坊
二、活動目的:
協助成員將心理事件透過演劇的方式表達出來,提高對自我的認識,探索內心深層的渴望、情感和衝突,進而達到增進親子關係、人際關係、伴侶關係之和諧,學習有效的親子溝通方式。
三、主辦單位:
嘉義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觀護人室
四、活動時間:
◎進階課程
95年5月10、11日(星期三、四)18:30-21:30 共6小時
五、帶領講師:
李燕蕙 老師
現任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
德國斯圖嘉特莫雷諾心理劇中心 心理劇導演
◎協助領導者:各股觀護人、心理輔導員、心理測驗員
六、對象人數:
本院受保護處分少年家長20人(上限)
七、活動地點:
本院少年輔導教室
八、課程介紹:
本課程將與學員一起尋找,家庭問題的可能根源,改善親子溝通的途徑,並尋找學員未來可能的社會支持網絡。過程是開放性的,依團體動力與團體信任度的發展,逐步涉入當下可以探討的問題,基於學員自主、自由、自我負責的前提,以音樂、靜坐、相互聆聽、角色互動等方式,提供學員一個反思成長的空間。
九、活動內容:
日 期 |
單元名稱 |
單元目標 |
5/10(三) |
個別問題與集體智慧 |
透過學員彼此參與支持的過程,發展面對問題的能力與相互支持的動力。 |
5/11(四) |
如何繼續:開放的未來 |
尋找未來可能的支持網絡:個人、家庭、社會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