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案生命歷程圖
年齡:20歲(♂;74年次)
二、生命歷程
﹙一﹚個人特質
個案身材高瘦,有抽煙、吃檳榔、喝酒之習慣,身體狀況不佳,有地中海型貧血,因此只當了十二天的兵就退役;其蠻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穿著的衣物都是送洗衣店洗燙;談吐表達能力不錯,但防衛心較強,可能是個案涉入的生活型態較遊走在法律邊緣,習得一套應付司法單位的態度,戒心較強,需要重複的談才願意將其生活中部分的故事坦露。
在報到時「對自己的看法」寫下:「溫柔體貼、勇於負責、善良、有義氣、會關心別人、不怕困難」;但也提到對自己較為負面的看法及不被認可價值觀:「不孝順、不愛讀書、虛情假意、危害社會、不遵守交通規則、過夜生活、不腳踏實地、想不勞而獲一步登天、好吃懶做」。從少年的自述可以看到少年的個性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生活表現出的是追求享樂的生活而選擇違背主流價值。
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少年,認為其處事較為衝動,定性不夠,互動的言談中也可以發現反省及想要改變的期待,但是往往過了沒有多久就恢復原狀。雖其目前的生活上沒有改變,而讓母覺「說一套做一套,太容易受環境影響,太重義氣,耳根子輕」的不捨,雖其生活在犯罪邊緣,但認為並沒有完全的被偏差價值內化。故母親的心中雖對個案行徑有所埋怨,但願意相信其的本質是良善的。
現在個案的生活狀況:在台中財物工作催討債,工作時間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平常出入開老闆的轎車,由於之前被開罰單及酒駕罰單都是老闆代墊,現還欠老闆十幾萬,又借了三張現金卡,持續負債中。
﹙二﹚家庭狀況
家庭的社經地位中等,父親原在汽車公司擔任經理,因景氣不佳,於少年高中階段被強迫退休,退休後,父尋找事業的第二春,從事保險業務,但工作不順;母親為學校行政人員;案姐為大學生,在台北讀書生活。在父親沒退休前,家境小康;父親退休後,家境吃緊,案姐還在讀書,父母替個案還了不少債務,家境只能算勉足維持。父母都是慈濟人,對宗教虔誠。
個案與父母互動關係從陽奉陰違、反抗緊張到分歧過程。
國中階段少年是表面順從父母,但卻埋怨父母給的零用錢太少,到外面打工,與同事出遊,漸漸會晚歸,以正當的理由來應付父母的陽奉陰違。
反抗緊張階段:個案高中讀到二年級休學,後再念夜校一個月,在外經常惹事,打架、在校外欠錢、租汽車沒錢賠等,對父母的不滿擴大,變得相當叛逆,幾乎很少回家,在外租屋、租車、花費頗大,而透過管道從事傳播、盜版CD等工作,與父母價值觀相去甚遠,個案就提到「我要的他們都不給我,只要我做什麼他們都反對」,顯示了個案企圖反抗脫離父母支配。
後父母替少年陸續還清債務,個案曾為補償父母而去花蓮慈濟並說要重返校園,但其內心是對父母的應付,也知自己並沒有改變,還是嚮往過去快速致富、刺激的生活。
沒多久後在朋友介紹下到台中工作。分歧階段:雖彼此意見不一,但在個案發現到父母的付出,與父母說話以較能平靜、沒有情緒化的溝通。不過個案還是會向父母要求車子、金錢等物質,只是父母不再選擇妥協,再者個案也知道自己家庭經濟上困難,期待自己不要再依賴父母。
母親在期間希望個案能脫離台中討債工作,寫信給個案,希望個案參加慈濟活動等,但都未獲回應。對個案而言,與父母的關係已有很大的進步,個案遇到問題大多會告訴母親,也認為母親是最瞭解他的人。親子關係僅止於相互瞭解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是沒有交流後的共鳴及共識。
個案與父母互動內容主要在心理的支持與物質的供給,對個案言而,心理的支持因為與父母價值信念的不同而不敢面對,而物質的供給又因個案的需求大過父母願意負荷的範圍,因此近半年來,個案與父母面對面互動很少,大多是透過電話,且個案選擇返回嘉義只來報到而不回家,過年只在家中停留一個晚上。母提到「我知道他不敢面對親戚、面對我」,個案也提到「母親知道我不回去原因」。選擇互動關係的逃避。
﹙三﹚社交狀況
- 女友:個案女友不斷,但交往的時間都很短。其在學生時代交往的女友最讓個案印象深刻。後來因接觸環境的關係,個案交往的大多聲色場所所認識進而交往。其中在嘉義傳播公司認識的女友交往一年多為最久,因女友後來到檳榔攤,個案經常在該處流連,而認識販賣盜版CD、賭博、錢莊的朋友,後因個案債務問題經常爭吵而分手。個案在台中二年多期間交了三個女友。對交往過的女友回憶,個案多是以外表來做評斷,交往多半是一時的聚合,沒有承諾。
- 朋友:因個案覺從父母無法滿足其需求,而與友伴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活動或同樂的感覺,故其對朋友頗為講義氣。個案與朋友關係還算能建立長久的友誼,但由於所接觸的環境,個案覺得金錢可以滿足其慾望,友伴間資訊交換多半是快速致富的途徑,對個案而言,達到成功結果比採用的方式重要,故透過朋友的介紹下個案才從事傳播、賣盜版CD、賭博到現在的財物催討工作。這種友誼往往牽扯不清的是金錢糾紛。個案對於朋友的付出或對朋友的衡量,金錢似乎佔重要的要素。
﹙四﹚工作狀況
對金錢的耽溺,選擇快速致富的職業:
餐廳打工->傳播->販賣盜版CD->賭場->小弟->PUB->財務公司討債
現則是從事財物討債工作,對於家人質疑其從事非法行業,個案加以否認,表示是有立案的財務公司,憑債權憑證討債,且個案對這個行業存在著憧憬,老闆提供車輛給他們開(權利車),討到錢有紅利可分,及被台中五光十色生活吸引。個案雖曾有閃過脫離這樣的生活型態,但是自我安慰的內在語言而無法維持其動力。
三、用藥歷程
1.用藥的原因:壓力源出現,習慣性採用此方式去抒解壓力。
「第一次用藥是因為當時欠地下錢莊錢,錢莊的人來催討,在壓力很大下,想去抒解壓力,而使用搖頭丸。原想說不要再用了,但是每次有壓力時就習慣性去用。」
2.毒品來源:搖頭丸主要在娛樂場所就可以購得。個案的朋友也會提供安非他命、嗎啡。
3.用藥型態:主要是搖頭丸,有一段時間經常使用。後有幾次合併使用安非他命跟嗎啡的經驗。
4.用藥階段生活:從個案第一次用藥到現在近二年,這段期間個案主要都在台中生活及工作,因個案對於用錢不加節制,今天有錢今天就要花完(個案在去年年初賭博贏了十幾萬,但個案沒有想到要還債),享樂於刺激的娛樂生活,導致其負債累累從未減少,這樣的生活很苦,金錢壓力常常困擾個案,當忍受不了這種壓力,又引發再次吸毒慾望。
5.用藥後的感覺:個案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第一次用藥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返家後睡了很久才醒,但是過程中讓個案暫時忘卻煩惱,享受與同伴同樂的感覺。
6.身體變化:個案原先用搖頭丸,有了用藥的經驗,朋友拿要給個案嘗試,就會想去用別的看看。由於個案本身的身體狀況不好,第一次用藥個案昏睡許久,但後來適應藥物後,就會想使用其他的,有數度安非他命及嗎啡合併用藥都讓個案有瀕臨死亡的經驗,個案在報到時曾寫下「嗑藥有損身體健康」,但個案無法抗拒藥效發作後產生心情的愉悅感。
7.對毒品非理性信念:
(1) 搖頭丸、安非他命不會上癮,並不覺得戒癮的困難。
(2) 壓力大,用搖頭丸可以暫時解除壓力與煩惱。
8.親友的反應:個案第一次用藥返家就昏睡,家長隱約也知道個案用藥,勸告個案「有過經驗就好了,不要再用」;後來個案持續用藥,父母知情但沒有確切證據,直到個案被驗尿驗出毒品陽性反性,就開始逃避父母,幾乎不回家。
四、改變歷程
﹙一﹚戒毒與復發過程
個案很怕被關,對於做違法的事情會有良心不安的感覺。且個案的老闆自己不抽煙、喝酒、吃檳榔、用藥,因此很排斥職員用藥。個案受到環境價值「用藥的人被人瞧不起」內化,因此其戒毒的動力還蠻強的。當其壓力大的時候,也曾想用其他替代的方式,但還是選擇使用其他物質來替代--喝酒,有一陣子個案經常喝酒,但因為喝酒會吐,再加上台中的藥物門路更多,因此在個案抗壓力不高下,又回復到被毒品吸引的生活,因此這近二年的個案在想停止又停止不了的循環歷程。
﹙二﹚對事件的解讀、影響
1.對於自己這段期間的生活,其將此段歷程命名(naming)「荒唐生活」。
2.對個案的影響,其如何影響「荒唐生活」的持續:個案提到自己最大的問題是「金錢觀」,其實只想要租房子在外,有個穩定的工作過生活,但是自己有著花錢如流水的習慣,月初等到薪水,沒幾天就花光了,然後很痛苦的過了剩下的日子或向別人借錢,這樣生存不下去的經驗,個案就想去放鬆一下,才導致這樣的惡性循環。個案提到「從販賣盜版CD開始,習慣花錢享樂的生活,曾經為了應付而做了些改變得行動-參加慈濟、復學等,但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改變」。
﹙三﹚無法改變的因素
1.生活型態沒有改變:個案在認知上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不好,但是個案所接觸的環境幾乎都是負面的,在聲色場所中出沒,其每天生活在刺激、高峰的感覺,對之而言充滿吸引力,處於相同情境下,環境中用藥線索容易引發其心理依賴的感覺而再用藥。
2.抗壓性低,對藥物可以減壓的錯誤信念:個案談到自己每當壓力很大就想要用藥,提醒個案用藥無法解除壓力,其回答是「我沒有辦法」,對於自己抗拒用藥意願顯得薄弱。
3.動力不夠:個案的家長在一年多前就懷疑個案持續的用藥,期間在父母的請求下不定期給予驗尿,因此個案非自願性被要求不可以再用藥,否則需承擔法律的後果。但是如同個案所說的「自己從過去到現在根本就沒有改變」,在第一次個案是延遲幾天才來驗尿、第二次則是吃「解藥」,在第三次則被驗到陽性是因:「在那樣的環境中,欠債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用藥情形也越來越嚴重」。個案雖知後果嚴重性,但用藥與其環境、生活型態是不可分的。
﹙四﹚曾經有過改變的計劃與行動
個案提到自己遠景:「嘗試想要去脫離那樣「荒唐」的生活,自己只是期望在外租房子,有個穩定的工作就這樣而已」。在這樣的前提下個案想到的第一步是「需要將欠老闆的錢還清」,結果個案在朋友的慫恿下,去辦三張現金卡並想要學錢莊放款(個案之前曾向錢莊借錢,覺得這樣很好賺),結果錢要不回來,而造成個案更大的生存壓力。
﹙五﹚失敗的原因
選擇持續用藥還是跟脫離不了這樣的生活環境有關,享樂生活獲得的內在增強,使個案在「金錢-娛樂-欠錢-壓力源-用藥」的循環內打轉。
﹙六﹚從經驗事件看自己
經過問題外化的歷程,個案看到問題的癥結點,用藥只是一個表象行為,指責父母的不是只是合理化行為的藉口,個案看到事實真相,其問題持續惡化的因素。
五、諮商歷程
(一)問題
1.用藥與生活型態:
個案習慣於在high、享樂、刺激、party感的娛樂中,在娛樂、負債、被討債的生活型態循環內,金錢觀引致的財務問題長期困擾個案,而以藥物抒解壓力。其喜歡享樂的高峰生活,但是享樂後的後果卻無力承擔。
2.價值觀的漂浮(drift):
在個案身邊其還在乎的是父母,父母將善的價值觀傳遞給個案,個案接收到了。因此個案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好,但是又在在同儕環境中獲得慾望的滿足。而發現個案言行不一的情形。 問
- 題外化
1.以客觀化來重述故事:從最初淺層的看待「吸毒」行為,責怪於觀護人、父母、朋友,將責任做外在歸因,漸漸將故事線(story line)拉到起源,以好奇的態度傾聽主軸故事線,請個案客觀的看待整個歷程,個案發現到這是一段從三年前開始至今的故事歷程。
2.命名:請個案為這段歷程命名,其命名為「荒唐的生活」
3.擬人化:
CO「想對荒唐的生活做什麼」
CL「想要丟掉」。
CO「那你想把他丟的多遠…」
讓個案感受他是有能力去改變問題。
4.問題對人的影響及人對問題的影響:
CO「這個問題有多久了?有多嚴重?」
CL「我想是從我在賣盜版CD就開始了吧,一直持續到現在,應該是很嚴重」
CO「你覺得荒唐的生活如何影響你?」
CL:「我讓我生活壓力很大,而每當生活壓力很大時,我就會想要用藥」
CO「那你是怎麼讓荒唐的生活持續下去的」
CL「我想是因為我從賺到很多錢開始就習慣過這樣的生活,其實我這三年來都沒有改變,是這樣造成的吧!」
從外化的歷程中,「吸毒」只是問題的表象,個案對於問題的根源越來越清楚,以跳脫出來看到自己與問題間的交互作用,而且他是可以為問題做些什麼的。
- 解構:
個案過去的經驗是很寶貴的,他是有能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但需要重拾他遺忘的能力、資源。故尋找個案生命中獨特閃亮(sparkling)的經驗。由於個案沒有曾經戒毒經驗,因此
1.既有的獨特結果:
CO「你是否曾經想要脫離荒唐的生活的經驗」
CL「有阿,其實我父母一直要我回來嘉義,不要在台中那樣的環境了,在那裡玩樂的東西比較多,我比較容易受影響,但是因為我還欠老闆錢,所以沒有辦法。不過我曾經想說要節儉一點去還錢,有一段時間我三餐沒吃或吃泡麵,很節儉…很節儉,日子過的很苦」
CO「你是怎麼做到的」
CL「我也很疑惑我怎麼做到的,不過實在還不出錢壓力很大,我就辦了現金卡」
CO「不管後來是什麼,不過這顯示你還是有辦法做到的」
CO「那你是否曾經有想戒毒」
CL「有,我知道用藥不好,有一段時間我壓力很大,但就是儘量不要去想到要去娛樂場所」
CO「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CL「那時候我去盡量不去想」(不過那時候個案就以喝酒替代)
將「視框」移動到細微的部分,發覺到個案的「堅持」這個正向的經驗與能力。
2.以假設經驗找出個案獨特經驗存在的可能性
CO「那如果有一天你不再過那樣的生活,那會是怎樣?」
CL「其實我的願望只是在外過簡單的生活,租房子、有份穩定的工作跟收入,我想我會是那樣」
CO「你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了!」
3.以不同觀點架構的問話:
CO「如果你真的適應這種困境,那誰會最高興」
CL「我想我媽會最高興,我媽最瞭解我,其實這段歷程她都知道,我知道她為我付出很多」
從個案的獨特經驗,希望能點燃個案改變的動力,讓個案感覺到他是有能力去解決他的問題,這也是個案這三年來面臨最大的阻礙。
- 發展並重寫故事
從對話開啟空間到故事發展,到形成替代故事線。
由於個案在觀察勒戒中,對於個案而言,重寫故事變得是因外力的壓迫而發展出,諮商員感受到個案擔心被戒治而發展出「不再吸毒、若能出去我一定脫離那樣的生活」突然很快速的轉變到結論過程,所以諮商員感受到個案重寫故事的雙重全景部分是需要帶個案回到現實生活去實踐的。
CO「你之前可以想辦法去克制自己用藥,你覺得那會如何影響你看待你自己」
CL「那時真的還蠻辛苦的,所以覺得我還蠻厲害的」
CO「那是什麼當時阻擋你持續下去呢」
CL「我想是決心不夠,而且我覺得替代方式沒有效」
CO「那你覺得怎麼做會有效呢」
CL「這次我出去一定不再吸毒,我想我會盡量脫離那邊的環境」
CO「若你做到了,你覺得對你有什麼影響,會變成什麼樣子」
CL「我想我會過我期待的生活吧」
CO「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誰會為你鼓掌、喝采」
CL「我想我的家人、親戚應該都會很高興吧」
- 再重寫的部分是需要個案是實踐的,因此諮商的歷程還是要持續下去。
另外在案母的部分,人是活在「社會建構」中,因此彼此的故事會互相影響、產生意義的。對於案母也做了以下的動作:讓案母重新去看待與個案互動關係。
問題外化:
讓母親去發覺母子關係對母親的影響
「他之前有困難會來找我們,我們在第一次替他解決債務,期待他會改變,結果沒有;他當兵一退伍對我們態度好好,因為他有接觸到好的環境,但是隔天就故態復萌回台中。發現:好的環境對他很重要。後來我改採寫信寫心聲給他,但是他都不回;到台中後他跟我們吵著要買車,後來又欠債,我原先也有想替他解決債務,但是覺得他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問題,我們也替他解決了很多次,花了很多錢,後來是希望他能夠學到做的事情應該自己負責,就狠下心不要幫他解決,後來可能他也知道要不到,所以就說會自己解決。這段歷程是需要狠下心的」母親在歷程中嘗試去用不同的方式(替個案解決問題-寫信嘗試去改變個案-讓個案自己解決問題)去看對個案的影響力及對自己影響,將小孩行為後果的責任原先父母承擔,而後讓小孩承擔,責任轉移的歷程。
解構:
是否這段關係曾經有轉變的獨特結果:
「其實他跟我們的關係也有轉變,我覺得在我們幫他解決債務那個時候,他知道我們對他付出,我後來就是當一個傾聽者,他跟我的互動比較沒有那麼情緒化,可以好好跟我溝通,有事情他都會跟我說,有時後還會傳簡訊給我」
母親發現他可以當個傾聽者、支持者。
重寫:
「其實他知道我很瞭解他,那我之前原本想他這麼讓我失望我還是狠下心不要理他算了,不過我知道他一直在掙扎,我想我會再試試看,再去支持他」
個案的改變在現實中需要支持的聽眾來強化正向的經驗。對個案而言他最在乎的聽眾就是母親。透過這樣歷程讓母親清楚知道彼此關係如何相互影響,母親也發現到他跟個案關係的進步,而願意再持續下去。
- 諮商員的發現與反思
﹙一﹚與個案晤談過程
發現:
欣賞「賦權」於當事人的諮商態度,個案往往以「你沒有經歷過,你
不會瞭解我的想法的」來說明我跟他的落差,及兩個世界沒有交集的
沮喪,但是敘事治療中「相信個案經驗的價值」、「他才是他生活的專
家」以「好奇、探索」的態度去傾聽他的故事,這樣的確可以放下個
案以為我們又要去「評價」他而產生的防衛態度。
反思:
- 在諮商的歷程中,傾聽個案故事的主軸,隨著小故事的累積、重複的序說,當地圖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就可以看到整個敘事體所呈現的意義。但是解構、重寫的層次,會因為事件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所認定的問題,還是經過跟個案的確認。就如同個案表象的問題是毒品,但是整體的問題是生活型態,會面臨要抉擇的輕重緩急。
- 在歷程中發現個案過去的經驗曾經企圖去重寫他的替代故事,但「上癮」似乎不單是認知的因素,而很可能跟個案的「衝動性」特質或生理特殊性有關,例如:個案原先是耽溺於賭博問題,戒掉賭博後,變成使用藥物上癮的替代,這是很神奇的發現,是否有耽溺習慣的人也很容易耽溺於其他的事物?不過這也顯示重寫替代故事,可能要經過不斷的重寫的歷程。
﹙二﹚對諮商員本身
1.這個個案生活型態是遊走在法律邊緣,在過去個案曾陸陸續續吐露其部分的故事,但是到了關鍵問題就因為不願意繼續而打住。個案會選擇性分享他的故事,但若個案刻意隱瞞事實的「真相」,就會讓諮商關係落入沒有意義的對話。所以光是在探求「問題的共識」其實就遭遇不少困難。在過去只能針對個案的小故事進行處理,但是輪廓不夠清晰前,個案的改變還是有限。
2.侷限於觀護人的角色,個案在過去的諮商歷程中否認吸毒,故觀護人用驗尿證據去發掘真相,那段歷程像是在玩「官兵抓強盜」的遊戲,當個案被驗出陽性,其實一開始個案是相當埋怨觀護人。再決定到底要選擇以觀護人角色來發掘真相,還是如同敘事治療賦權、平權的合作諮商關係,這是兩難的抉擇。
﹙三﹚對敘事治療
1.觀眾的重要性:傳統治療模式在達到目標後諮商歷程就結束,但敘事治療注意到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如何在現實中找到適合的觀眾亦相當重要。
2.敘事治療是從家族治療中發展出的,其強調社會建構的重要性,人的故事動態持續發展,而且他人的故事對自己的故事是會產生影響力、具有意義性的,因此這樣的治療方式頗適合運用在家庭成員間,彼此分享對方的生命故事。
﹙四﹚毒品類型案件的輔導
1.選擇這個個案正好可以說明用藥問題的複雜性,個案的背景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家庭,探討危險因子的問題在個案身上並不能得到答案。用藥與生活型態、心理成因、環境次文化價值、甚至用單純的習慣心理學就可以解釋?毒品案件的輔導並不容易,吸毒可能只是表象,而存在更深層的問題。
毒品案件的個案第一步還是要先解決其生理成癮的部分,敘事治療可以用在激發個案改變的意願,看到自己可以抵抗能力及在復發預防上。 |